宛如[漢語詞語]

宛如[漢語詞語]

1. [as if;just like ;as though] 好像;仿佛 絢爛的晚霞,宛如一幅錦繡 2. [be obedient]委曲順從的樣子

基本信息

詞語解釋

宛:宛 wǎn 曲折:委宛。宛妙(聲音婉轉動聽)。宛轉(zhu僴 )(a.輾轉;b.同“婉轉”)。仿佛。

如:如 rú 依照順從:如願。如意。如法炮製。像,相似,同什麼一樣:如此。如是。如同。如故。如初。

引證詳解

1. 委曲順從貌。

《說文·人部》“僻”字下引《詩》:“宛如左僻。”

今本《詩·魏風·葛屨》如作“然”,僻作“辟”。 毛 傳:“宛,辟貌。” 陳奐傳疏:“宛,有委曲順從之義,故云辟貌。” 馬瑞辰通釋:“按《說文》‘僻,辟也’,引《詩》‘宛如左僻’。如,猶然也。僻,即辟也。”

2. 好象;仿佛。

唐 元稹《青雲驛》詩:“纔及 青雲驛 ,忽遇蓬蒿妻;延我開蓽戶,鑿竇宛如圭。”

宋 何薳《春渚紀聞·瓦缶冰花》:“既覆缶出水,而有餘水留缶,凝結成冰,視之,桃花一枝也,眾人觀,異之,以為偶然。明日用之,則又成開雙頭牡丹一枝。次日又成寒林滿缶。水村竹屋,斷鴻翹鷺,宛如圖畫遠近景者。”

《武王伐紂平話》卷上:“有 妲己 ,面無粉飾,宛如月里 嫦娥 ;頭不梳粧,一似蓬萊仙子。”

《醒世恆言·黃秀才徼靈玉馬墜》:“ 玉娥 道:‘妾除夜曾得一夢,次日歲朝遇一胡僧,宛如夢中所見。’”

明 馮夢龍 《東周列國志》第五十四回:“乃制孫叔敖衣冠劍履一具,並習其生前言動,摹擬三日,無一不肖,宛如叔敖之再生也。”

明 錢謙益《尚司少卿寶袁可立妻宋氏加封宜人制》:“風雨饁耕,不廢丘園之禮;燈窗課讀,宛如賓友之期。”

《清史稿·災異志五》:“五年冬至時, 高淳 羣花齊放,宛如春色。”

馮德英《苦菜花》第三章:“那窗戶上的冰花雪紋,宛如一塊用銀絲刺繡成的碎花巾帕,顯得格外好看。”

相關詞條

相關搜尋

熱門詞條

聯絡我們